最新文章
最新文章
耳朵是人體生理系統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,任何一個部分受到損害,都有可能引起聽力障礙,會對工作、生活和精神造成極大的影響。
人耳的聽覺傳導通路簡單又復雜,
簡單來說,
聲波由外耳收集,經由中耳傳導入內耳
內耳在將聲信號處理過后
經由聽覺神經傳輸到更高級的聽覺中樞
任何一個環節產生病變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。所以,從小對兒童的聽力保護顯得尤為重要。
謹防“病從口入”
耳朵和鼻咽部之間
有一條連通的管道,叫做“咽鼓管”
病菌最容易沿著咽鼓管進入耳朵
從而引發中耳炎
因此,想要孩子避免患上中耳炎
家長平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:
日常應注意喂奶姿勢,防止嗆奶
洗澡、游泳時注意不要嗆水
耳朵進水了要排空吹干
感冒、咳嗽時要盡早醫治
不要自行清潔外耳道
耳屎是一種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,也叫“耵聹”,通常是會隨著人的口腔活動(如說話、咀嚼食物等)而自動排出。
若寶寶耳屎分泌過多
可用小棉簽沾水,輕輕在耳道外部旋轉
無需特別清理
如果有耵聹栓塞,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幫助處理。
注意耳毒性藥物
耳毒性藥物是指
那些可能造成內耳結構損傷的藥物
這種損傷將會導致臨時或者永久的聽力缺失
因此,父母在為兒童用藥時千萬注意藥物的副作用,謹防藥物性耳聾的發生。
避免頭部外傷和耳道異物
很多小孩子因為好奇等原因
經常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
小飛蟲也是常見的耳道異物
如不及時取出,很有可能造成感染
父母發現后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取出,父母的教育尤為重要,應時常教導孩子。不要亂塞東西入耳,不要做一些危險的活動。
遠離噪聲和耳機
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
或長時間佩戴耳機都會
對內耳毛細胞造成損傷
且毛細胞損傷是不可逆的
兒童在噪聲環境下要注意佩戴防護工具,父母日常要注意兒童耳機的佩戴時間不宜太長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